贵委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长沙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的建议》收悉。经我厅会同长沙市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进行专门研究,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及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省商务厅于2020年下发《关于印发<2020年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支持长沙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下发《关于印发<2021年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要推动长沙争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长沙市先后出台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长沙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际消费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修改完善《长沙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政策层面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好基础。下一步,将按照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申报创建工作力度,加强部、省、市三级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申报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加快编制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申报、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二、关于“大力提升长沙国际化水平”的建议
(一)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方面。2020年,长沙获批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长沙市浏阳苍坊旅游区已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铜官窑国家遗址公园、光明大观园晋升国家4A级景区,花田厝、梅兰坊、凤凰部落等7家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下一步,长沙市将继续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充分发挥“广电湘军”“演艺湘军”的优势,重点打造《半条红军被》等一批艺术精品;以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创建为统揽,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进一步提升景区建设管理水平,创建一批5A级、3A级景区,新创一批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号)精神,认真指导长沙加强示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示范优势,做好提质升级工作。积极支持长沙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摸式,着力打造“互联网+文化消费”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积极谋划培育具有长沙优势的文旅融合重点行业。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创建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使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二)推广长沙城市品牌方面。长沙市将出台《长沙市城市形象推广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IP,推出长沙红色文旅口号和形象Logo,擦亮长沙文旅名片,彰显城市独特韵味。实施城市形象推广工程,持续举办长沙文化旅游节会,精心策划“长沙·广州文化周”,承办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创新举办长沙国际烟火节,扩大橘洲焰火品牌效应,以精彩活动吸引客流、提振消费。借助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平台,加强与友好国家的文旅交流,不断扩大长沙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三)促进会展业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市财政安排资金支持会展产业发展。湖南展览项目数量、规模、质量、效益位居中部前列,长沙城市会展业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19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前十名。长沙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多个国际性展会活动,提升了会展业国际化水平。长沙高铁会展新城重点打造以会议会展为核心的会展集聚区,中部文创会展产业园已完成二期企业招商入驻,绿色会展供应链也逐渐完善,组展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的数量和实力也逐年提升,会展生态圈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业态齐全、结构优化、市场主体实力较雄厚、发展较均衡的会展产业链。十四五期间,省商务厅将科学制定《湖南省会展业十四五规划》,会同省市有关部门制定支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我省会展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完善中高端专业会展业场馆体系建设;打造以长沙为核心的国际会展商务集聚区和湘南、湘中、湘北、大湘西、特色会展为支撑的会展产业体系;强化品牌建设,推动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依托我省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展会项目,重点培育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先进装备制造博览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互联网岳麓峰会、世界计算机大会等展会项目;深化会展国际合作、推动会展业“走出去”“引进来”。
三、关于“打造中国购物天堂”的建议
(一)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方面。2020年,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岳麓区阳光100凤凰街获批创建省级示范步行街。省商务厅和长沙市均成立了推进步行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黄兴南路步行街“网红城市”“夜间经济”“烟火气息”等优势和特色着手,以“千年湖湘 烟火长沙”为主题编制提升改造规划方案,力求用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好的改造提升效果;同时,与高力国际、中车集团、联通、移动、阿里等企业,就街区业态提升、智慧街区建设进行了多次对接和研究,有的已经拿出了具体方案。目前,黄兴南路步行街立面提质改造、商业业态提升和智慧街区建设等相关工作均稳步推进中。另外,省商务厅将继续开展“湖南省示范步行街”创建工作,争取更多步行街纳入改造试点范围,打造消费聚集区,持续促进消费升级。
(二)加强商贸流通载体建设方面。积极推进红星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迁建工作、长沙黄兴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二期项目和大河西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工作。长沙黄兴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项目二期计划2021年部分建成并投入运营。大河西农产品物流园水果、水产、农资三大市场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预计2022年底全面建成。
(三)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方面。2020年,省商务厅成功了举办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乐享消费 美好生活”湖南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湘品网上行” “潇湘韵?中国风—老字号嘉年华”、中国城市夜间经济论坛等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长沙市举办“春天有约、夏季有礼、秋天有韵、冬季有味”贯穿全年的消费活动,“夜星城”消费节参与企业近万家,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下一步,省市区各级将继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凝人心、聚人气,营造浓厚消费氛围。
四、关于“提高跨境电商服务效率”的建议
(一)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方面。2019年12月,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下发《长沙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能力保障方案》,积极支持长沙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能力建设,鼓励相关单位实行轮班作业,确保口岸24小时通关;积极支持长沙市政府根据口岸发展需要,在长沙航空口岸建设综合性通关服务大厅,聚集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目前,海关、边防以及相关货代及报关服务企业已进驻长沙航空口岸开展作业,国税部门不属于口岸管理单位,且现在已实行网上关税申报,故未进驻。长沙市将制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实施方案》,实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空口岸联动作为重点任务,着力做好推动通关大道建设,连接3号货站内专用通道,对接综保区东卡口,实现综保区与停机坪物流通道的无缝对接,推进区港联动通关信息平台建设。长沙市已启动“单一窗口”地方特色项目建设,将出口退税、服务外包、维修服务等事项逐步纳入,推动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力争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二)提升城区配送服务水平方面。省商务厅鼓励和支持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在城区利用闲置场所设立小型仓库或中转站。长沙市出台了《长沙市支持快递业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支持快递企业新建(租用)或改建分拨中心;启动物流政策的编制工作,出台了《长沙市城区货运机动车通行管理办法》,做好城区货运通行证的办理工作,满足城区配送服务需求。
五、关于“完善国际性消费政策”的建议
(一)支持消费领域的制度创新方面。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将探索开展消费环节财税政策创新,加快推进在湖南自贸试验区设立离境退税商店,积极争取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试点,力争在消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
(二)提升消费品质方面。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经开区块已与永旺梦乐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母公司为日本大型跨国零售集团——永旺集团)签约,建设永旺梦乐城项目,项目拟打造集综合百货超市、电影院、专卖店、餐饮、娱乐和文化教育业态等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会展区块将引进世界知名主题乐园品牌,建设主题乐园、文旅小镇、酒店群、博物馆、配套商业等业态,打造中部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接下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加大力度引进国际知名、行业领先、引领消费潮流的商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三)引进国外优质商品方面。我省跨境电商进口平台友阿海外购已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贸易商建立合作,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购买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另外,我省电商平台兴盛优选也正在积极筹备跨境电商进口业务。
下阶段,我们将在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质消费商圈、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推进长沙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感谢贵委对长沙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